![]() |
2025金馬影展|吃癡的愛,老派導演復仇路線——《地慾廚房》導演彭力雲旦拿域安專訪
|
2025-11-20 |
文/黃瀚生
編輯/謝佳錦
攝影/張之馨

曼谷的高檔餐廳裡,女人重逢男人。多年前他蹂躪她。現在她煮,他吃。女人心中盤算起最美味的復仇方式。
泰國資深導演彭力雲旦拿域安(Pen-Ek Ratanaruang)憑藉《69兩頭勾》(6ixtynin9,1999)、《宇宙的最後生命》(Last Life in the Universe,2003)等片打響名號,睽違八年拍出全新長片《地慾廚房》來台參加金馬影展,這部由泰國、盧森堡、新加坡、台灣跨國合製的驚悚黑色電影,細火慢燉刻畫一段愛恨交織的異色畸情。
耐心是導演最強大的力量
故事靈感源自新聞,一名泰國女子長期在食物放入老鼠藥慢慢毒死丈夫。但導演不想透過非法手段,便商請本片料理顧問設計一份專屬食譜,讓女主角能用十年時光殺死丈夫。撰寫劇本時,導演刻意避免觀賞茱麗葉畢諾許主演、在泰國非常熱門的美食電影《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2023)。他不擔心想法重複,而是怕陳英雄導演的作品太精緻華美,自嘆弗如而心生挫折。題材相近關於「食物、下毒」的《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2017)導演則表示非常喜愛,甚至當初上映時,連續三天去戲院觀賞。
本片戲份吃重的主角由新人演員Bella Boonsang擔綱,導演尤其被她「深膚色」外表吸引,她靜默而搶眼的存在,著實瞄定了整部電影。「選角就像賭博,但這次我們很幸運」,導演也補充,與非職業演員合作的優點在於,故事對白若寫壞了就會很明顯。專業演員或許能演活爛劇本,新人就沒辦法,但這反而是個契機,能重新檢視並修改不夠完善的場景。
談及女主角最讓他感到共鳴的特質,導演笑稱大概是「耐心」,這也是身為導演最強大的力量。拍片現場,劇組人員需要長時間等待,等待演員上妝,等待光影。耗費一整天時間可能只拍兩小時。然而日久生情,如同片中主角,為人煮食是一種照料方式,由恨而生的復仇大計,最終滋長出了愛意。

家人般的合作夥伴
導演曾自認是「城市小孩」,卻在數年前決定從曼谷遷居泰國北方的第二大城清邁,理由是他喜愛的事物逐漸消逝,例如街角的麵攤、烘培坊,都被無聊、昂貴、光鮮亮麗的外國餐廳取代。不過在清邁,三、四月的霧霾季空氣污染嚴重,他會南下寄居本片剪輯師M.L. Pattamanadda Yukol位於Pranburi的濱海小屋。白天他們一起工作,晚上她需要獨自專注剪片時,導演就到房子對面她開的海鮮餐廳當服務生,為朋友出一份心力。
「過去25年來,我的拍片夥伴幾乎都是同一批人」。本片也是繼《無形海浪》(Invisible Waves,2006)後,導演與攝影師杜可風三度合作。兩人維持習慣,不事前畫分鏡,而是每天根據現場空間構想鏡頭,先與演員討論走位,攝影師再加入打光。相較於杜可風年輕時招牌的「手持攝影」,導演認為他現在的鏡頭,更能捕捉本片需要的「寂靜」張力。
談及片中日本明星淺野忠信客串演出的喜感藝術家,導演帶著笑容說,由於淺野忠信的銀幕形象總是「酷」而「寡言」,當年拍攝《無形海浪》時,本來要幫他寫個話匣子關不住的角色,但種種原因最終未果,這次的喜劇客串算是「欠他的」。「淺野忠信就像家人,能和他一起玩總是很開心」。
復仇故事都是政治的
身為90年代展露影壇的泰國新浪潮代表人物,被問及較為年輕的泰國創作者時,導演都讚譽有加。雖然自謙沒看太多泰國電影,尤其是較為商業的製作,但像納瓦波坦榮瓜塔納利(Nawapol Thamrongrattanarit)這類能兼顧獨立小品、片廠大作的雙棲影人,導演深感敬佩;另外導演也很喜歡新銳創作者林金偉(Ratchapoom Boonbunchachoke)混搭喜劇和社會批判的首部長片《有用的鬼》(A Useful Ghost)。導演說:「我們是個試圖遺忘過去的國家」,但政治之外,片中的愛情故事同樣動人。
訪問尾聲,導演認為《地慾廚房》也是非常政治的,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治性。本片雖更聚焦夫妻間的家庭關係,然而「每樁復仇故事都帶有政治色彩。每個國家的抗爭都是年輕人的復仇,世界各地軍隊對示威活動的鎮壓也是一種復仇。有衝突,才有復仇。任何衝突都帶有政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