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區 |
印度、美國 |
年份 | | | 1965 |
規格 | | | DCP |
顏色 | | | 黑白 |
片長 | | | 122 分 |
級數 | | | 6+ |
莎劇演員 Shakespeare-Wallah
1966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年度十大影片.1965 柏林影展最佳女演員

英國家庭組成的巡迴戲班,在印度大城小鎮搬演莎劇,殖民文化與戲劇經典彷彿藕斷絲連。但隨著時代流轉,環境變遷,逐漸難敵大眾娛樂的興起。自小隨父母粉墨登台、從未踏上英國的女孩,與講得一口流利英語的印度富少,因戲結緣,墜入愛河,情敵竟是寶萊塢當紅女星。除了傳統與新潮、戲劇與電影的較勁,這場三角戀愛,更像印英之間的糾葛。要守舊還是創新,留下或者離開?成了人生如戲的兩難。
「默詮艾佛利影業」第二部作品,妙筆融會莎劇情節對白,舞台上下互文共鳴,還請出戲劇世家現身說法,演出默契天衣無縫。沒想到卻由扮演寶萊塢女星的瑪德赫賈芙莉拿下柏林影后。她的身分玲瓏多元,不僅是把印度美食帶向國際的權威,也是把默詮介紹給艾佛利的媒人。以《阿普三部曲》留名影史的印度電影大師薩雅吉雷特地跨刀配樂,就連攝影指導也來助陣掌鏡;東西交匯的優雅樂音,黑白低限的燈光攝影,雖是獨立製片,製作水平卻毫不馬虎。
詹姆斯艾佛利 James IVORY
![]() |
詹姆斯艾佛利,1928 年生於美國,創作不輟,得獎無數,尤以文學改編作品聞名國際。1959年結識印度裔製片與伴侶伊斯麥默詮,兩人於1961 年與編劇露絲鮑爾賈華拉首次合作,開啟「默詮艾佛利影業」逾四十年的編導製合作。自七○年代起,改編亨利詹姆斯等文學名家著作。1985 年改編自E. M. 佛斯特的《窗外有藍天》獲票房口碑的空前成功,與改編自同一作者的《墨利斯的情人》及《此情可問天》並稱其代表作。片中細膩轉化由衝突步向和諧的原著情節,樹立其以電影語言傳達文學精神的影壇地位。1993 年《長日將盡》改編自石黑一雄同名小說,再獲票房評論雙重成功,1995 年獲美國導演工會終身成就獎,後擔任《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編劇及監製,並獲2018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