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區
義大利、美國
年份   |   1957
規格   |   DCP
顏色   |   黑白
片長   |   115 分
級數   |   12+
哭泣 Il grido
1958 義大利銀緞帶獎最佳攝影
1957 威尼斯影展
1957 盧卡諾影展最佳影片
工人艾爾多和伊瑪同居七年,並育有一女。當伊瑪的丈夫客死異鄉,他以為兩人終可名正言順,伊瑪卻在此時提出分手,他在大庭廣眾下賞了愛人好幾個耳光後,帶著女兒去流浪。路途上許多女人對他伸出援手,或滋生愛苗,然而穿梭於不同的感情後,心底依然掏不盡也填不滿,繞了一圈還是回到原點……。羅蘭巴特曾說《哭泣》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意義的極端不確定:男主角四處徘徊遊蕩卻無法在任何地點找到身份認同,驚人的結局也導致觀眾懷疑接收到的訊息意義,但這種意義的漏失並不同於意義的消除,而是要讓你攪亂心理上對現實的確定性,這反而展示了對意義的真實體會,安東尼奧尼是極少數具備這種智慧與能力的藝術家。 「過了一段時間我再次看了《哭泣》,我對於自己面對如此赤裸的孤獨感到震驚,就像有些早晨會因為看見鏡中反射的自己而嚇了一跳。」——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生於1912 年。1950 年完成長片首作《愛情編年史》,早期創作深受義大利新寫實主義影響。1960 年《情事》至1964 年《紅色沙漠》,標誌其作者風格的形成,疏離冷靜的敘事手法徹底革新歐洲電影風貌,成為作者電影與現代主義電影的重要先驅。1967 年以《春光乍現》贏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