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馬影展 │ 未泡水而咬舌的苦澀:《菠蘿,鳳梨》導演閆嘯林、演員胡伶訪問
2023-11-22

未泡水而咬舌的苦澀:《菠蘿,鳳梨》導演閆嘯林、演員胡伶訪問

 

文/彭緯宸

編輯/謝佳錦

 

首度來台參與金馬就入圍最佳原著劇本的《菠蘿,鳳梨》,是來自遼寧的青年導演閆嘯林,攜手入圍最佳女主角的演員胡伶所完成的獨立製作。故事發想自偶然聽來的高考移民事件;並以中國南北對菠蘿與鳳梨之間的品種與稱呼差異為象徵,調度黑白寫實影像、刻畫一位母親為女兒高考成績來回奔波,不計代價的驚險旅程。

 

由於拍攝題材、製作成本及人力都有著極大限制,閆嘯林坦言要將電影回溯到電影背景設定的2008年,年代感及美術執行上都必須要想辦法避免露出破綻。「一開始就決定使用黑白影像,除了能免除顏色上的干擾,也同時讓畫面更真實、富有生活感。」而片中多次使用長鏡頭且不多做剪輯與鏡位的變化,則是希望可以帶給觀眾盡可能的沈浸體驗,並隨著演員的發揮進入角色的心境。

 

以故事是否觸動自己作為接演標準的胡伶,直言首次讀完劇本就落淚。「我覺得拍完這個戲心靈有共振,那種快樂是我作為演員的一個追求。」她也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電影結尾那場長達11分鐘鏡頭的關鍵抉擇。因為感受到角色情緒裡細微的掙扎及人性的轉變,使她當下覺得即便要上山下海、受苦受難演出也都甘願。

 

被問到母女之間細膩的生活細節、場面調度都安排地極具說服力,閆嘯林說自己寫劇本一開始就設定好所有的動作及走位,再透過一次次的排練融入到生活的慣性裡面。反倒是自認喜歡小孩勝過許多媽媽的胡伶,多次與導演協調希望減少排練次數,來維持每一次跟女兒自然互動的新鮮感。「因為一件事情如果訓練了三、四遍之後,一旦變成慣常,就會變得不美好了。」

 

一開始如何選定胡伶作為女主角?導演老實地吐露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2006年《頤和園》的演出,不過見到本人時卻非常驚訝,樸素的狀態和形象與街坊上任何一個母親的形象都很貼合,卻又能夠在開拍當下又展現出鏡頭魅力,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像《菠蘿,鳳梨》這樣小成本籌資的電影,不但劇組人員倚靠介紹、連角色都是邀請朋友出演。閆嘯林說,整個過程一直想著怎樣拍是可行的,所以光是能完成電影就非常不容易,還能入圍金馬獎完全是意料之外。胡伶笑喊:「導演甚至連報名都沒跟我說!」她認為,自己其實非常幸運,小時候常透過金馬獎認識台灣電影,如《歡顏》(1979)、《汪洋中的一條船》(1979)等,能夠參與金馬一直都吸引著作為演員的自己。

 

作為拍攝第一部劇情長片的主題,出生在東北的閆嘯林認為自己也是高考的受益者。因為能夠透過這樣的制度走出來認識世界並拍電影,其實對作為普通人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命運決定性的人生轉折。他希望透過這部電影如實傳達出父母對下一輩寄與厚望,被迫在壓力與無奈中面臨抉擇的生命故事,以及反思這樣的競爭環境下,自己最終將成為了什麼樣的人。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