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馬影展 │在生育、婚姻、性與自我追求中拒絕被「綁定」的《這個女人》:導演阿爛訪問
|
2023-11-22 |
在生育、婚姻、性與自我追求中拒絕被「綁定」的《這個女人》:導演阿爛訪問
文/謝璇
編輯/謝佳錦
為了在30歲前成為母親,獨立藝術家、女權倡議者阿爛,在網路上公開尋精,一支《尋精子者阿爛》短片訴說了他當時對於婚姻的拒絕,以及對於生養孩子的渴望。「婚姻跟生育總是被綁定的」,長期推動女權,阿爛看見女性在婚姻、家庭、孩子、性之間的無從選擇,這些對他而言其實都不是同一件事。他沒有從三位面試者中找到他要的精子,跟攝影師伴侶以一起生養孩子為共同目標走到一起,也成功懷孕。
一部相機、兩個女人,成為母親之後,當了導演
他堅定生育、遲疑婚姻,在當上母親的第二年,成為一個導演,和相識十年的好友李害害合作拍成了首部長片《這個女人》,一舉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兩人相識在阿爛的畫展上。阿爛曾在天津攻讀編導,到北京宋莊後借住在朋友的畫室裡頭,朋友原本想讓阿爛協助拍短影音,滿屋子的宣紙與毛筆卻讓他先開始繪畫,短時間內累積了幾百幅作品,募資開了個展,認識了李害害。但兩人一直到阿爛生養孩子後,因北京生活成本太高,搬到李害害居住的河北,才真正走近。李害害在影視公司工作十年,事業受疫情衝擊,正處在考慮人生方向的關口。因緣巧合,兩個女人,同樣在婚姻生育、人生未來中擺盪,決定一起拍電影。
阿爛跟朋友借了相機,花了一些錢買了適用的原廠鏡頭,就此開拍。電影以紀錄片式的方法拍了40天,「李害害把自己全部交給我,拍攝過程開放給演員發揮,也放給當下空間,能拍到想拍的東西就行了」,兩人頻繁討論聚焦內容核心,當下則自在揮灑,所有演員都無比放鬆。《這個女人》的赤誠與寫實有賴於兩位主創堅實的信賴基礎,幾乎所有演員都是親朋好友,李害害的女兒也參與演出,在戲中飾演貝貝母女。
對於寫實性的無盡追求
《這個女人》討論女性身分,源自阿爛長期在女權議題的耕耘,極致寫實的風格則來自他的學習與愛好。為了推動議題,特別關注非婚女性生育權,阿爛拍了一些公益短片,但大多跟藝術表達無觀,側重倡議效果。但他同時也在獨立電影放映組織擔任志工,接觸許多中國國內獨立電影,其中又以紀錄片為主。「我喜歡真實人物、故事加成影像創作的感覺,相當迷人」,這份喜愛讓他自己執起攝影機時,也追求真實、質感樸素的影像。
拒絕「綁定」,沒有止境的女性探索
電影拍在阿爛30歲的時候,講述35歲女性的選擇。阿爛再次提及「綁定」的概念:「年齡跟女性的命運也綁定了,似乎過了35歲,就得做出正確的選擇,否則命運堪憂,偏偏這些選擇都是非常單一的。」
結婚與否、生育與否,看似多種選項擺在女性面前但都指向非黑即白的結局。實際上,一個女性呈現給外部世界的面向看似做了選擇,內在的選擇才是真正接近本心。「你要做一個什麼樣的女人?如何看待自己、看待女性身分?這些都是問題」,最終《這個女人》不給答案,以相對開放的方式收尾。「對於女性身分的探索沒有止境。」染了一頭金髮,笑容燦爛,阿爛說自己是一個非典型的母親,拍了《這個女人》,也還在看自己身為女人是怎麼樣被養大,又將是怎麼樣的一個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