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金馬影展 │ 細火慢熬的愛:《火上鍋》導演陳英雄訪問
2023-11-21

細火慢熬的愛——《火上鍋》導演陳英雄訪問

 

文/翁皓怡
編輯/謝佳錦
攝影/林軒朗


《火上鍋》導演|陳英雄 媒體茶敘


睽違七年,曾以首部長片《青木瓜之味》(The Scent of Green Papaya,1993)榮獲坎城金攝影機獎的導演陳英雄,今年再度以新作《火上鍋》(The Taste of Things)奪下坎城最佳導演獎殊榮,本片亦將代表法國角逐2024年奧斯卡金像獎。如果說《青木瓜之味》拍出了少女成長那如初熟青木瓜的酸甜氣息,那麼《火上鍋》則呈現了十九世紀末法國清幽農村中廚房裡每一道料理被緩緩製作的韻味。

 

陳英雄表示,很久以前就想要拍一部關於料理的電影,而飲食男女乃人之大欲,於是便誕生了尤金妮(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飾)與多丹樂(班諾馬吉梅〔Benoît Magimel〕飾)的廚房愛情故事。片名「火上鍋」是經典法國火鍋,陳英雄選擇作為片名,意在表現一種非常日常卻極致的工藝和堅持。火上鍋是道對法國人來說稀鬆平常的料理,但片中的廚師卻在每一項食材的準備、每一個烹煮步驟上下盡功夫,電影亦不諱花上大把時間緩緩拍下整個過程。可以說,「火上鍋」的熬、燉、悠緩、細緻,既是片中美食家多丹樂對料理的堅持,也是他對尤金妮的溫厚愛意,更是陳英雄的影像質地。

 

談及《火上鍋》的影像美學,陳英雄表示,電影的整體色調是跟著尤金妮走的,正如片中她提及自己喜歡夏天炎熱的天氣,打光乃至後期調色於是選擇較為金黃、溫暖,甚至有感官上「熱」的方式呈現。直到電影中後段,尤金妮生病時,色調才轉為冷調。至於大部分在封閉室內拍攝的廚房料理過程,對陳英雄來說,不論是選擇攝影機鏡位,還是現場調度,都是一大挑戰。比起純粹拍「美食」本身,或是去展示精緻的餚饌擺盤,陳英雄更希望影像呈現的是做菜的「過程」,也就是尤金妮與多丹樂相愛的日常。

 

《火上鍋》導演|陳英雄 媒體茶敘 《火上鍋》導演|陳英雄 媒體茶敘 《火上鍋》導演|陳英雄 媒體茶敘

 

自《夏天的滋味》(The Vertical Ray of the Sun,2000),陳英雄便與台灣攝影大師李屏賓多次合作,即便此次新作無緣,觀眾仍能在《火上鍋》中感受到李氏美學光影的流動性。對此,陳英雄表示,本片攝影師Jonathan Ricquebourg與他是初次合作,但他確實也與李屏賓有微妙淵源。Ricquebourg學生時期就非常欽慕李屏賓,在一次陳英雄的演講中表示非常想與導演合作,而這讓陳英雄想起了年輕時的自己,於是便答應了一起拍片。回想起與李屏賓合作的經驗與回憶,陳英雄眼裡有光,「至今仍然沒有人的影像能如他那麼流動,那麼把每一項新的、舊的技術發揮到極致」,他憶起合作拍攝《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2010)時,李屏賓起初拒絕使用數位攝影機拍攝,也不想用zoom的攝影機運動,但後來他不但都用上了,還用得堪稱完美。

 

影像之外,《火上鍋》的聲音也是挑動觀眾感官的,電影極少使用配樂,陳英雄認為現場收下的廚房裡內各式料理聲音就已足夠豐富,且希望做菜過程被更寫實地呈現,所以大多時候沒有再加入額外的敘事外配樂。

 

電影最末,陳英雄將作品獻給妻子陳女燕溪,而其實尤金妮和多丹樂的故事也揉入了他與妻子的愛情故事。對多丹樂來說,尤金妮不只是「妻子」,更是一名廚師,而對陳英雄來說亦然。《火上鍋》燉熬的是內斂溫厚而不佔有,充滿欽慕與尊重的愛——對法國料理、對愛人、也對電影。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