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馬影展 │ 焦點導演 河瀨直美:向死而生的時光
2020-10-31

2020金馬影展焦點導演 河瀨直美

文/楊元鈴

 

河瀨直美,1969年生於奈良,畢業於大阪攝影專門學校電影科,當代日本導演名家之一。作品擅於補捉私密的情感與記憶,充滿對生命於死亡的思索。初期以紀錄片嶄露頭角,知名作品有《擁抱》、《蝸牛》、《垂乳女》、《玄牝》等,亦經常將紀錄片手法融入劇情片的創作當中。1997年首部劇情長片《萌之朱雀》叩關坎城影展,並以最年輕得主之姿榮獲金攝影機獎,2007年再以《殯之森》勇奪評審團大獎,2009年獲頒導演雙週金馬車獎,表彰其對電影藝術及創作之貢獻。長片作品有《朱花之月》、《第二扇窗》、《戀戀銅鑼燒》、《聖草之愛》等。2010年於家鄉創辦奈良國際影展並擔任總監,扶植青年導演。除編導創作之外,亦參與電視、電影演出。2020年推出新作《晨曦將至》

0601電子報Bar

放眼當代日本電影界,河瀨直美可說是最具作者風采的代表人物。1997年的首部劇情長片《萌之朱雀》游走在紀錄與劇情之間,既貼近人物情感,又充滿靈性地融入奈良文化風景,自然寫意,令人驚豔,一舉贏得坎城影展金攝影機獎。第一部片就已隱隱烙下作者印記,從此更成為日本電影當代女性導演代表。

 

河瀨直美曾說:「開始拍電影後,我才知道,那些我曾真切感受到流逝的每一個時刻,竟然能在銀幕上被重現,讓我深深被感動了。」

 

從小生長於日本的古都奈良,河瀨直美幼時因為雙親離異,被丟給祖父的姊姊撫養,童年跟著老人家在奈良深山村林長大。或許正是因為這樣的成長背景,她早期的作品經常以奈良山林為背景,而父母的缺席、破碎的家庭、生離死別的傷痛,也成為作品中常見的課題。而早在《萌之朱雀》之前,河瀨直美就已經以《擁抱》(Embracing,  1992)、《蝸牛》(Katatsumori,  1994)等紀錄片嶄露頭角,先後贏得山形紀錄片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和亞洲新浪潮獎的肯定。雖說是紀錄片,但都是以私電影、日記電影的方式拍攝,自在隨意地呈現她對自己、對環境、對世界的想法,尤其是以尋父之旅為主題的《擁抱》,更是將攝影機作為自我身世的揭發工具,勇敢面對內在傷痛。到了《萌之朱雀》,紀錄片裡對家庭的感傷放回了奈良的林野,逼人的特寫成了另一種貼近生活的脈動,看著五口之家如何隨著村子的沒落而沉默,也將河瀨自己童年的記憶寫入影片中,初戀的少女、少年的成長、男人的衰老,歲月裡醞釀的情愫暗湧萌動,但再怎麼難以釋懷的傷痛,都將淹沒在蒼鬱森林的低語中。

 

與其說是對宿命的哀嘆,河瀨直美的電影更像是一種對死亡/消逝的凝視。不只是人的生命,也是傳統和信仰如何在現代潮浪中被淹沒。隨後的作品中,《沙羅雙樹》直接以釋迦牟尼證道涅盤之樹為片名,一邊以背負死亡陰影的家庭作為劇情骨架,談生與死、創傷與負疚;另一邊將奈良的夏日祭典化為日常,在聳立守護千年的大佛和山林中,人世的苦痛徒勞或許能隨著影片的沉澱,找到超脫的解答。到了《殯之森》,河瀨直美更直接面對「死亡」的課題。看似遺世獨立的平靜療養院,其實正是一群被死亡捆綁的人們,忘記了世事於是等死的人們,與看著死亡即將發生的照顧者,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與死亡為伍。河瀨直美讓瀕死成為日常,卻依舊溫和優雅,耽溺在哀傷過往中的老人,受困於喪子之痛的女人,直到走入森林,才找到真正的救贖。而新片《晨曦將至》中,透過生母、養母的議題,一個孩子掀起兩個女人的生命波瀾,表現上談的是母性、現代家庭的辯證,骨子裡卻也包含了更深層的、存在本質的思索。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認為,存在是一種「向死而生」的過程。死,是過程,人從一出生就開始走在死的道路上,生活的每分每秒、歲歲年年,都是死的過程;亡,是亡故,是生理意義上真正的消失,也是死的過程的終點。這也是河瀨直美作品中一再思索、一再讓人感動的核心,既然此生終究會迎來最後的肉體死亡,那麼,在生與存、死與亡之間,這向死而生的時光,不正是生命最純粹的、本質的存在?從自我身世的探索、家庭關係的檢視、情感衝突的抒發、到與死亡的對話與和解,不管紀錄還是劇情,不管皆大歡喜還是悲傷哀嘆,從早期的藝術風格、質樸寫意,到近期的通俗手法、溫柔療癒,河瀨直美一再地將自己的生命經驗,轉化為具體的影像表達。

 

《萌之朱雀》裡那個被父母拋下的孤獨女孩,《螢火蟲》在愛情中玩火自焚的女人,《沙羅雙樹》裡困在死亡中的家族,以及《殯之森》《晨曦將至》對孩子無法放手的母親們,或許不再像《擁抱》直接拿著 8mm 攝影機逼問,但每一個都依舊是河瀨直美。咄咄逼人的年輕隨著時間柔軟了,溫和了,沉澱了生命裡那麼多的生老病死、愛恨瞋癡,成為銀幕上一幕幕的影像書寫。說自己,說人生,說青春的恣意,說衰老的滄桑,這向死而生的時光裡,或許主角一直都只有自己,曾經燦爛芳華或滄桑哀嘆,能擁有一路走來的時光,不也是一種幸福。一棵樹在森林裡倒下了,沒有人聽到,但自己知道,就夠了。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