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金馬影展 │「別鬧了,愛恨情仇就是人生!」:專訪《舊愛來找碴》導演皮耶沙爾瓦多利
2018-11-21

相關文章《舊愛來找碴》導演皮耶沙爾瓦多利Pierre Salvadori (1)  相關文章_《舊愛來找碴》導演皮耶沙爾瓦多利Pierre Salvadori(2)  相關文章《舊愛來找碴》導演皮耶沙爾瓦多利Pierre Salvadori (3)

文 / 楊殿安

編輯 / 洪健倫

沙龍攝影 / 陳又維

時間:2018年11月19日

繼2006年《巴黎拜金女》(Priceless)之後,法國導演皮耶沙爾瓦多利(Pierre Salvadori)今年推出最新瘋狂喜劇《舊愛來找碴》(The Trouble with You),一舉拿下2018年坎城導演雙週SACD獎。本片講述女警伊凡娜(阿黛兒艾奈爾飾)意外得知亡夫冤枉青年安端(皮奧馬麥飾),害得人家鋃鐺入獄長達八年。安端出獄後精神失常、行為乖張,伊凡娜也深感自責,當她嘗試陪伴卻又引發更多錯誤。

這是一個充滿誤解、愧疚並尋求諒解的故事,角色們都在行動中試著「彌補」錯誤,但往往又造成另一個衝突。皮耶導演認為「愧疚」其實是人性裡頭內建的「善意」,「我很喜歡看角色們自找麻煩,他們都是很好的人,可是他們做的事情都有點相反於他們的態度。」而那些矛盾背後的愛恨情仇就是人性根本的樣貌。

喜劇在法國擁有非常悠久的戲劇傳統,其深層隱含著悲傷的情感。皮耶導演舉卓别林電影的例子:「一個很窮困的男生,他很想投入這個世界,可是這個世界太複雜了。」又例如莫里哀的喜劇塑造各種人們「偽善」的樣貌,那種「戴面具」的偽裝感,皮耶導演坦言自己的電影也用到了有洞的眼罩、面罩等等。「因為他們害怕,所以帶著面具在找自己的身份認同。」

電影的故事來自導演的個人感受,「我從八歲起就覺得自己莫名有罪惡感,但這是好的,那是你身上帶來的敏感度。」皮耶導演認為世界很殘酷,面對不幸的人,你要怎麼看待?如何跟世界接軌?他坦言拍喜劇片,目的是希望帶給人歡樂,有活下去的動力!

也許每個人內心都有些黑暗面,但皮耶導演認為那不存在。「我們知道安端發生什麼事,覺得他怪怪的,但你可以了解他為什麼會這樣。可是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只看到人的這種樣貌就會批評他,覺得他是怪獸,那是因為我們看不到他背後的故事。」安端因精神失常而獨自幽幽走向海邊,嘴裡念叨著「我是誰?我在哪?」接著我們看到尾隨安端的伊凡娜也開始喃喃自語。「那個就像傳染病一樣,女的看著男的,覺得他是瘋子,但她自己正在變成瘋子。」這場戲對演員來講是很大的挑戰,「我要男主角試著想像,如果自己八年來都是一個人過活,是什麼狀態?」

其實電影中所有人都是受害者,而那些不公平的事正因觀眾能以同理心對待,所以電影才能和觀眾產生極大共鳴。「電影就是要從人物走向自由!」這也是為何電影的法文片名叫做「自由」(En Liberte’)」

電影劇本非常工整,像是性虐待俱樂部的場景、父親形象並置在開場與結尾;安端走出了監獄,但陷入精神困境;伊凡娜也走出了監獄,但她奔向自由。「小孩最後也得到了自由!」電影一開始由伊凡娜跟小孩講故事,結尾卻是這個小孩自己講了個故事。「人就是這麼有趣!小的時候人家講故事給你聽,長大後卻是自己講一個故事給人家。」

對皮耶導演而言,喜劇是用來表現深層而有詩意的情感。他坦言年少時沈醉在古典電影大師劉別謙(Ernst Lubitsch)的作品中,也看過《希區考克與楚浮對話錄》、小津安二郎的作品,希望從中找到電影的語言。「現在想要創造自己的語言,讓觀眾一看就知道這是自己的作品!」他對喜劇認真嚴肅的態度,有時卻又矯枉過正。「我在片場也發過脾氣,但大家都勸我:『哎!我們是在拍喜劇片!』但我就更生氣,因為喜劇的背後是深層難過的!結果全劇組成員都在笑!」

也許就像莎士比亞說的,「人生不過一場鬧劇嘛!」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