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思義 CHU Szu-yi
影像的工藝,電影感的煉成
2019-11-18

電影大師課 │【調光】曲思義  電影大師課 │【調光】曲思義  電影大師課 │【調光】曲思義

曲思義,調光師。1987年由廣告入行,2000年正式成為電影調光師,橫跨膠捲與數位調光時代,以卓越的藝術視角與專業技術,成為華語電影界最炙手可熱的調光師之一。不僅與張藝謀、趙小丁、魏德聖等知名導演及攝影師長期合作,歷年經手作品更超越百部,《賽德克.巴萊》的壯闊寫實、《影》的水墨寫意、《尋龍訣》的魔幻詭譎皆出自其手筆,風格多元不受電影類型所侷限。近年積極引進「ICA國際調光學院」與DIT數位影像工程師等課程,培育新銳調光師不遺餘力。

0601電子報Bar

時間:2019年11月18日(一) 10:00-13:00

地點:臺北文創大樓

講者:曲思義

講題:調光/影像的工藝,電影感的煉成

文字記錄:彭湘

0601電子報Bar

我是1987年入行,入行到現在已經三十年,擔任調光的工作沒有間斷,這並不代表我今天說的都是對的,因為現在調光設備跟環境都在改變。很多人會問:什麼是電影感?其實電影感已經改變了,有些人可能覺得就是膠片感,但其實只要劇本架構是電影,它就是電影了,電影感沒有一定要是什麼樣子。

 

最近我以《影》獲得一座電影獎,我很好奇地問其中一位評審:「為什麼獎會頒給我?」,我想說其他作品也都還不錯,有韓國、國內的各種大片。他只跟我講了一句話,他說:「其它片都長得一樣」,我覺得很納悶,開始思考這個問題。那位評審覺得其他片都是藍綠對比、紅藍對比,對比度很大,反而顯得我的作品最特殊,是黑白。所以現在並不是互補色大、顏色重就是電影感,怎麼做才是對的並沒有標準,我想電影感真的是變了。

 

我剛入行時先做廣告與MV的調光,2000年開始調電影。其中有一部電影可以說是我人生轉捩點吧,那就是《海角七號》。這部片讓兩岸三地都認識我,我很感謝魏德聖導演讓我能夠走到現在,而這部片的另一個里程碑,則是台灣第一次引進一套非線性調光系統。以前的調光設備功能非常少,好一點的設備有四個window,差一點的只有兩個window。《海角七號》劃開調光的新時代,我們當時非常驚訝於這種新型調光設備,驚嘆它的功能是多麼地華麗好用,那時候人生第一次調了「日光夜景」。片子在墾丁拍攝,太陽經常很大,怎麼在日正當中拍夜戲?這對調光的挑戰很大,在技術方面是跨幅度的提升,意義很深遠。走到現在,日拍夜景已經是一個標準配備,每個片子都會調到。

 

今天我要分享的內容分成五個主題,包含:後期色彩管理、一成不變的調光方式、調光種類分享、底片感調光、HDR調光經驗分享,我會以簡報跟實際操作切換解說。

 

後期色彩管理

現在我們統稱叫做DI,也就是Digital Intermediate,由「數位」、「中間」這兩個字所組成。DI基本上橫跨前期拍攝到最後輸出各種素材給播放媒體,所以色彩管理的觀念非常重要,因為從前期拍攝開始,到最後輸出給各種平台的所有物料,都需要由後期公司來處理。

 

基本上我們分成五個單位:前期拍攝、剪輯、特效、調光跟輸出。現在前期拍攝有一個職位叫做DMT或DIT,其實這兩個職位不太一樣。DMT是Data Management Technician,只是在現場的檔案管理工程師,跟Digital Imaging Technician(DIT)不太一樣。DIT是一個非常大的工作,在亞洲現在沒幾個人能做得很好。今天談的內容主要是DMT的職務。

 

前期拍攝跟我們DI有關聯的就是監視器的校正。對電影調光來說,監視器校正只有兩種選擇:第一個是P3(DCI-P3,美國電影行業推出的一種廣色域標準),第二個是709(Rec.709)的色域範圍。現在拍攝現場大部分的監視器應該都還是使用709,709也就是現在大家所熟知的監看環境,包括你的手機、sRGB,其實跟709都屬於同色域。但是在電影調光室,我們看的是P3,是不同的色彩範圍,這就是我們要管理的地方。在拍攝現場,攝影師拍攝後輸出RAW檔給DMT,再轉成比較小的素材給剪輯。

 

如果有現場剪接或現場調光,轉出來的素材就可以讓他們在現場先進行工作,大家要記得現場使用的就是709,後期調光是用P3,但是後期特效也是709。因為特效不是一個人做,不像調光只有一個人,有一個標準設備就可以,他們可能是幾十個、上百個人,不可能每個人都配一個監視器,他們只能配一個電腦螢幕。電腦螢幕基本上是sRGB,也就是709。但到我們調光這邊,基本上是用P3的投影,因為電影院的DCI規格就是P3。

 

調光比較複雜的是因為有各種攝影機,各種攝影機有不同的色彩空間/色彩範圍,也有不同的Gamma曲線,所以我們調光又比別人更多了一些調整方式。我們要輸出的素材種類非常繁瑣,包括手機、電影院使用的DCP、藍光或HDR等,它們的色彩範圍都不一樣,各種不同的素材需要去做色彩空間的轉換。

 

P3跟709有什麼差別呢?P3稍微偏黃綠,709是偏藍,如果是用P3調,我調的東西給了709,它可能就變成藍色。而且,它的Gamma曲線也不一樣,709有時是2.2,有時是2.4,P3的標準就是2.6,在濃度上面也有所差別,所以後期在做素材輸出時,我們都要做色彩空間的轉換工作。現在調光軟體本身就有色彩空間轉換的功能,它可以轉得非常標準,因此這些事情只要注意就好,不會有太多落差產生。

 

接下來是後期特效的管理,特效的色彩管理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課,不管是一個鏡頭、兩個鏡頭,或者是一千、兩千個鏡頭的特效,都需要做色彩管理。只要一個步驟不對,調光師都會很難調。我們輸出給特效公司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直接提供RAW檔給特效部門。如果特效公司本身有DI部門,像韓國、國內有些公司都有,他們會直接要求用RAW檔進行工作。

 

第二種,由DI部門先轉換成正確的色彩空間,再提供給特效部門。通常電影調光工作會是最後階段,因為可能導演與攝影師還沒有確定想要的調子,如果你先幫他調好,到時候反而很難改。所以只有在非常明確且調幅非常大的整場鏡頭,例如「日拍夜」,我們必須先調好,特效才有辦法做。或者是一些比較特殊的類型,例如需要比較陰暗色調的鬼片,就會使用DI部門已經先調好的素材。通常我們會給EXR檔,因為EXR檔案的跨度很大。

 

第三種是現在全球通用的美國影像學院色彩編碼系統ACES(Academy Color Encoding System),這是美國電影學院制定的標準模式,現在廣泛地應用在特效上,它本身是一個最大的跨度,把色彩空間完全包進去。只有ACES有辦法涵蓋所有顏色,它不會有任何損失,可以讓電影的顏色保持完整。它運用Input Device Transfer,無論拍攝的攝影機是什麼,或者用CG做了哪些效果,進來系統以後會產生一個reference,再給Output Device Transfer,output給P3、709、2020等色域,或還原成ALEXA、LOG-C,它是用科學的方式進行編碼,不是以人為手調的方式,在色彩空間上不會產生爭議,尤其針對那種一、兩千顆鏡頭的特效片,必須走這樣的模式。

 

簡單說明我們跟特效部門的交接規範,因為有些大特效片最後階段通常是特效沒有通過,如果事前沒有工作流程,或是檔案命名方式不對,到最後就會套不回去。所以通常會有幾種命名檔案的規範,這是我們參考各國的規範所訂出來的,缺了一個步驟沒做到就是會亂七八糟。

 

一成不變的調光方式

我接受的專業教育是很傳統的,先做助理五、六年才做師傅,新的調光人員可能沒有接受這樣的養成教育,但是我也不覺得這是錯誤的,只是很多時候新的調光師會忽略一些基本的東西。

 

首先,我先簡單說明調光原理。電子螢幕跟平面photoshop是很不一樣,Color Bar是怎麼組成的呢?以電視來講,色彩三元素是RGB組成,RGB組成白,它的分布就是Green、Red、Blue,分別是59、30、11,以及0到100 IRE(純黑到純白),綠加紅等於黃,就是89,它是僅次於白最亮的地方,比如說膚色是橘紅色偏一點黃,我們就會大概知道在示波器上它是在哪個位置,我們會去做判斷,尤其是調灰的時候,我們會特別去觀察示波器。在電視上怎麼組成顏色、亮度怎麼產生,我們會對這個數據比較敏感一點。另外一項就是紅橙黃綠青藍紫粉紅,白是最中間。相較之下新的調光師不太會看示波器,比如一個指令下來要「偏黃一點」,我們可以馬上反應,所以新的調光師在示波器的養成還需要加強。

 

現在的攝影機號稱最少14個檔以上,甚至18個檔,或HDR拍到20個檔。調光師拿到素材以後,它真的有18個檔嗎?我們怎麼去判斷?前期DIT也有責任告訴攝影師,現在有沒有拍到攝影機所設定的檔數。很多時候我們拿到片子,攝影師都會跟我們講說:「這個攝影機有18個檔耶,為什麼這個黑這麼黑,那個白都爆了,你怎麼調不回來?」變成我們很無奈,因為確實沒有18個檔,我們調不回來。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我會跟攝影師講,攝影機有18個檔並不是意味著可以閉著眼睛隨便拍,反正後期可以調,不是這麼回事。

 

這種時候我們用比較傳統的方式,用「灰卡」。因為灰卡上有18%的灰,我們用10 bit(從0到1024)來看,它在示波器上會顯示在445 Level的位置,並不是正灰,比灰再低一點點。我們在現場拍到的灰卡,如果在示波器上面是445 ,就可以跟你保證,攝影機所有檔數都有拍進去。ALEXA攝影機號稱是14個檔,標準是800度,所以它在18%灰的時候,往下走6.6,往上7.4,剛好加起來14個檔。如果我over了一檔拍攝,根據我的經驗,你的白就少了一檔,所能拍下來的就只剩下13個檔。你的黑不會因此而多了半檔出來,它的晶片能記錄到黑就是這麼黑,不可能我把它提亮,黑就多了一點,至少到目前為止,我碰到的片子都是這樣。

 

接下來談調光的第一步驟,所謂的一級、二級調光,因為現在都拍RAW檔,在我看來,一級調光之前應該也要調RAW檔,它可以調的東西非常多,我會動「曝光」(Exposure/ISO ),也就是「檔數」(Stop),調光工具裡面也有這樣的功能,但是我覺得它沒有那麼直接,調整攝影機本身的ISO曝光會比用調光軟體來得好,所以我會在一級調光之前稍微調整這個工具,包括我自己比較在意,我相信攝影師也比較在意的是「銳度」(Sharpness)。在台灣或華語電影圈裡,可能因為預算或其他原因,通常都會光圈全開拍攝,光圈全開拍出來會比較容易虛一點,所以我們通常在RAW檔裡面加銳度,而不是在調光軟體裡面加銳度。在軟體裡面的銳度調整99%都是邊銳利(Contour),最大的問題是它會出現浮雕現象,那是完全不對的。雖然加銳會產生顆粒的現象,但是現在降噪的軟體很先進,已經不是太大的問題了。

 

接下講的是膠片調光,有兩個部分,現在調光還是有人用膠片工具調光,比較資深調光師,包括我在內。膠片工具是什麼呢?它很單純,膠片看光機有三個環RGB,因為負片它是減色的概念,加紅等於減紅,Level就是直上直下,基本上動的不多。但是這樣的調光方式對現在的數位界很實用,因為現在數位攝影機不用黑平衡,都是對白。在做平衡(Balance)的時候不需要做黑平衡、白平衡或Gamma平衡,我先做直上直下的平衡會快很多,這一個想法給各位參考。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Davinci Resolve裡的膠片調光工具有一個25-25-25,做過膠片的人應該很清楚,25-25-25是一個膠片的標準值,當時印拷貝片的標準光號。有些資深攝影師會說:「我要加一個紅、減一個紅」,一聽就知道是拍膠片出身的攝影師,我也很習慣聽這種非常直接的方式,但這樣的工具目前比較少人在用,但我個人覺得它對做平衡調整是非常快速的工具。我們比較習慣這樣做,因為以前都是這樣調光,這是膠片工具在數位上面可應用的地方。

 

我今天只會講到一級調光,因為二級調光比較是見仁見智。一級調光,一個圈裡面有Lift、Gamma、Gain。就我所見到的,新一代調光師比較會使用Curve(色調曲線),比較不會用Lift、Gamma、Gain。很多調光師會先用Curve,但所有的調光機始終把Curve放在輔助工具上,所以你用「輔助工具」來做一開始的調光是不是正確的?我覺得大家自己去思考一下。除了Lift、Gamma、Gain,一級調光的工具還包含Shadows、Midtones、Highlights(高光),可以單獨針對暗部、灰階或亮度做一些修正,還可以直接調整對比(Contrast),還有Pivot,這兩個功能是連動的。如果今天是一個比較under的片子,那我會用Contrast加Pivot去修正它。我把Pivot放在最底下,只把暗部往上拉。

 

基本上我們傳統調光師,一開始調光就會用Lift、Gamma、Gain去做反差對比,當然現在很多人喜歡用LUT去做,比方用ARRI攝影機拍攝,就用ARRI的LUT去調。我個人覺得都行,只要你最後有取得導演跟攝影的同意,但這些調光的基本功,我覺得是調光師應該有的基本素養。調光當然不只是這樣,現在新的數位調光機千變萬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沒有什麼好壞、對錯之分,其實只有一個重點,就是導演點頭!

 

電影大師課 │【調光】曲思義  電影大師課 │【調光】曲思義  電影大師課 │【調光】曲思義

 

調光種類分享

基本上有三種方式進行調光,大家比較熟悉的第一種是LUT(Look Up Table,色彩對應表)調光方式,要什麼顏色LUT都可以找的到;第二種是用ACES調光方式,現在滿多調光師喜歡用ACES作為起手式;第三種是傳統方式,也就是自己調。

 

首先簡單介紹LUT,這個東西不是數位調光之後才有的,它已經行之多年。剛進入數位化時代,膠片轉成檔案再輸出成膠片的階段,其實就有一個LUT。這個LUT叫柯達2383。我剛入行就已經有LUT,用LUT做黑白字幕,那時候叫1D LUT,現在叫3D LUT。

 

先說明我怎麼去調光,現在ARRI/RED/SONY拍的素材叫做LOG C或S-LOG,它的顏色非常淡,如果不去取得原廠的色彩資訊數據,用Saturation(飽和度)去調濃,雖然可以調濃,但是不見得是攝影機拍出來的正確顏色。所以第一個步驟是在ARRI網站下載它的色彩資訊套上來使用,它還是灰的,但它的濃度就起來了。這個動作是確保色彩是符合攝影機的設定,你也可以自己調,但我不建議,因為色彩LUT並不會影響畫質跟色彩空間,這個東西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個步驟我會用Lift、Gamma、Gain調,現在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手調的跟ARRI LUT的差距,你們先不要去看那些細節,我不是請各位看它哪邊黃一點、綠一點,是要大家看它損失了什麼東西?套LUT的朦了一點,在游泳池旁白牆位置損失了很多,你可能會講一定修得回來,但我必須講我手調還是調不回來。為什麼會造成這個情況,白好像層次少了、糊了,是因為它在最高光的地方,把它一致化所產生的結果。我用Curve手調也可以產生跟ARRI LUT一樣的結果,還是一樣白不見了,用Highlight收也收不回來,因為我在Curve的時候把它限制住了,讓它的高光是一致的,這些損失是你弄不回來的,所以為什麼一級調光我一直強調用Lift、Gamma、Gain,其實不是沒有道理的。

 

第三個是ACES。RAW檔是灰的,我們必須把它轉換到709或P3模式,是快速的起手方式。ACES的s-curve更大,因為他本身是16bit的Linear檔案,即使ACES的白爆了,也一樣可以修回來,是可以選擇使用的好東西。但我個人覺得有個問題,我發覺ACES在色彩Cube上沒有那麼完整,它有一個色彩傾向,會加強顏色對比的傾向,紅藍或黃藍對比。它可能是個好東西,但變成在調光一開始就被限制住了,是不是一個好事?大家自己想想。

 

基本上是這四種方式,手調、LUT、Curve、ACES。以速度來說,ACES是最快的,它所有的軟體都有自建,不會有太多的不對,除非真的拍得太差了,那它可能就會很差,因為它已經被限制住了,拍得不錯就不會有這個問題。我第一個會選擇自己調,第二個是ACES,第三個會選擇Curve,第四個才會用LUT。當然,有一些色彩傾向的LUT不歸類在這邊,我指的是起手LUT,必須要嚴加考核一下。

 

有一個題外話,ARRI的LUT真的不能用嗎?我個人覺得它其實很好用,它可以用在哪裡?用在調小清新的片子就很好用,它加上去,膚色變得好漂亮。其實沒有什麼對錯,你看什麼環境、什麼時候用,我覺得是最好的。如果你能夠自己調,而且又很快,我建議你還是自己調,創作性會更大一點。

 

另外,ACES有個最大的問題是它的「紫邊」,它在最Highlight的地方會出現紫邊,原素材LOG檔本身會有一點點紫邊,如果不是用ACES模式它不會太嚴重,但是今天如果是用ACES模式,它就會變成色塊而不是毛邊,它的解決方式是到ACES官網下載程式套進來。我建議DI給特效之前就必須處理,因為特效再給回來就不是RAW檔,不是RAW檔就處理不了。

 

不管今天是用ACES或LUT,其實都會產生一些不必要的artifacts。其實我們在調電影,所追求的就是那一點點差別,哪怕剛剛看的高光只是差一點點都是我們追求的,更不要講這些雜訊、色塊,所以大家再使用這些東西時務必要留意,是否有產生這些不必要的東西。

 

膠片感調光

其實我原本的主題是「電影感調光」,但我個人覺得電影感已經不等於膠片感了。不能抹煞膠片感帶給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現在很多導演、攝影不管是什麼年紀,會給我們調光師一個功課,那就是他們希望調出像電影膠捲的感覺。

 

什麼是膠片感?剛前面有提到柯達2383,或者是富士底片。基本上它不是一個拍攝底片,是放映底片,是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所謂正片,是正常反差的片子。所謂的膠片感是怎麼來的?以前用底片拍攝,轉成數位再轉到底片的時代,我們在調光時,中間會加一個LUT,這個LUT是我們自己做的。為什麼要自己做?因為每一家底片沖印廠的反應條件不一樣,所以我們必須自己做出LUT。LUT當時是怎麼做的呢?沖印廠會提供21個灰階給我們,我們在Film Recorder紀錄器上會產生41個灰階,加起來做成一個LUT,介紹這個是因為我等下會說明這個東西對我現在的幫助。

 

我必須強調一點,很多人說要調膠片顏色,但真的把膠片放出來看,你是不能接受的,因為人的眼睛是不斷地在進化。我記得在2010年第一次看到SONY以4K拍攝人臉,然後以4K投影出來,我驚呆了!眼睫毛一根根、鼻頭粉刺都看得到,但現在電視都是4K了,我們看久了已經沒有感覺,因為人的眼睛已經進化。

 

我們現在看到P3的顏色也是被縮進來的,不是真的滿色彩。目前為止,滿色彩的東西,不能說它不對,只是大家還不太能接受,但將來HDR繼續發展,2020色域出來後,我相信慢慢人就會改變了。我記得幾年前我看李安導演的《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那就是2020年的色彩,我那時候也還不能接受,經過一段時間我們看習慣HDR,慢慢就可以接受,應該說眼睛隨著科技進化了。

 

大家想要膠片感,但我真的調出來,你們不見得會喜歡,因為它沒有色彩了。以前放映的膠片本身就有色彩傾向,但你可能不會記得那麼多,現在放在一起做比較,你會發現它怎麼顏色淡很多?但是我也不喜歡太濃,所以中間的平衡我們要去調。我只能說真的把膠片的顏色拿出來,你不一定會喜歡,但今天喜不喜歡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能不能做出來?

 

比較膠片拍攝跟數位拍攝,數位攝影可以模擬以前的膠片感90%。這些顏色都可以模擬得很好,但有個東西我們模擬不了,就是「質感」。膠片始終還是有一個厚度的質感,那個東西我們無法模擬出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運用Power Window加四邊黑框,讓它有一點點厚度的景深。膠片有個很好的特性,它的暗部偏冷,亮部帶黃,從彩色片以來這種調子基本上沒有變過,這是膠片的特性或是因為人們喜歡這個色調,其實也很難區別了。

 

HDR調光經驗分享

HDR已經是進行式了,包含很多平台都需要提供HDR的素材,目前已經有電視台在播,但規格跟電影又不太一樣。我們今天談電影用的杜比規格,電視在進化,電影也在進化,現在很多家用電視的規格可能都比我們調的電影來的好,因為它4K加上HDR。各位看過4K、HDR電影的機會也還很少,也就是說電視遠超過電影的規格,不過電影也沒有因此而退步。電影現在有杜比戲院,杜比全景聲(Dolby Atoms)加上杜比視野(Dolby Vision)標榜的是黑就是黑,基本上投影機是沒有辦法全黑,但是杜比是可以的,本身又是HDR規格,這就是電影的最高享受。

 

HDR就是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成像),Dynamic Range其實就是色彩從最黑到最白的範圍,HDR的範圍非常大。一般市面上家用電視大概500nits(尼特,亮度單位),HDR最低門檻是在1000nits,所以後期製作必須要有1000nits的螢幕,做出來可以往下,但基本上是1000起跳。對大自然來說,1000nits簡直不算一個亮度,太陽有16億nits,只能說我們盡可能越來越大,現在已經有3000nits的電視,但我們的肉眼連1000nits可能都還接受不了。亮度改變,色彩也改變,現在新的HDR都在2020的色域範圍,709只有很小的範圍,2020已經擴大到三分之二,快要到人眼的極限了。現在適應新的HDR還需要一定的時間跟難度,因為它的色彩範圍跟亮度都變大。

 

現在有兩種HDR規格:PQ(Perceptual Quantizer,感知量化)、HLG(Hybrid LOG-Gamma)代表它的曲線。一般709的Gamma是2.2或2,4,PQ或HLG在意義上可以當作是Gamma曲線,但它其實不是,它本身就帶著一個Curve。HLG是給電視台用的,我們今天主要講的是PQ。杜比、HDR10、HDR10+都在PQ的曲線範圍內,PQ是由杜比公司發明的,可以把PQ當作是一個Curve來看。我們今天很榮幸由杜比提供了一個認證,讓我們可以用電視來展示,因為杜比一直以來是付費的,必須付費才有授權,要獲得認證才能在Davinci Resolve使用。現在杜比的應用非常廣泛,包括筆電、電視、手機都可以直接製作,基本上它是透過CMU去轉換,但因為我們今天沒有CMU,我用Davinci Resolve裡頭的工具轉換給大家看。

 

非常感謝公視提供《傀儡花》的影片,這是我們用杜比調的片段,展示給大家看。現在有很多人在調杜比時,是先調SDR(標準動態範圍)再up到HDR來,我覺得這樣意義不大。HDR基本上是0到1000nits,但是一般Normal的部分不會超過100,這個部分不會產生任何的差別,它的差別是在超過100的光,所以HRD不只是高亮度而已,是讓你看到以前看不到的地方。我們做過一個試驗,直接用SDR調整,再放到HDR,高光的細節就不見了,這是最大的差別。但是HDR好調嗎?就我們調《傀儡花》來講,我覺得不好調。

 

現在國片有90%都是先調SDR再調HDR,因此都還不是真正HDR調出來的效果,因為它一開始就有曲線,一開始就有反差,像火光的效果在HDR顯示的效果就特別好。很可惜我做了三部HDR電影也是先調P3,因為太昂貴了,沒辦法全程在杜比戲院調十天、半個月,我們還是只能在標準環境調光,只有三天可以進杜比戲院修正。因此,我們還是看不到真正HDR應該要有的光感,這比較可惜,我們也正在極力爭取在杜比裡面調光二、三十天。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