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蕙茵 Jessica KAM-ENGLE
在國際與在地之間,尋找與觀眾最近的距離 |
2019-11-20 |
甘蕙茵,監製。畢業於西北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曾於迪士尼、米高梅、MTV等電視台擔任要職,並推動邵氏經典電影的數位修復發行。其電影製作類型橫跨商業與藝術,曾與劉鎮偉導演合作《越光寶盒》等娛樂鉅作,更以《鋼的琴》榮獲金馬獎七項提名,並奪得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2017年接任HBO Asia原創製作部資深副總裁,從開發、製作到發行籌謀帷幄,拓展跨國合製版圖,引領亞洲題材躍上國際舞台。同年,被好萊塢權威影視雜誌〈Variety〉選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女性之一。
時間:2019年11月20日(三) 14:30-17:30
地點:臺北文創大樓
講者:甘蕙茵
講題:國際製作/在國際與在地之間,尋找與觀眾最近的距離
文字記錄:彭湘
首先簡短地跟各位介紹我的經歷,我進入HBO大約三年左右,之前是電影製片人,在大陸拍電影。後來進入電視台工作,先前在米高梅、迪士尼等公司工作,電視跟電影製片的經驗都有。今天會分享我在HBO Asia參與製作跟開發的七件影視作品,以案例的方式向大家說明各個案例的類型跟特點。這些是今天我會分享的案例:《我們與惡的距離》、《通靈少女2》、《獵夢特工》、《戒指流浪記》、《夕霧花園》、《影匿人生》、《點食成金》,有些是在台灣拍攝,或是跟台灣有關的製作,也有在其他國家製作的案例。
《我們與惡的距離》 通過大數據分析資料、建構劇本
我們比較後期才參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公視開始開發之後我們才加入,同時 CATCHPLAY也是我們後來的合作夥伴。這次的經驗比較多是向公視學習全新的劇本開發方法,我們是如何用大數據開始建構這齣劇呢?
公視從2016年開始出現運用「大數據分析」的想法,他們想做一個以「無差別殺人事件」為題材的作品。從「無差別殺人事件」衍生的關鍵詞開始,通過網路上的資料數據做研究調查與分析。這些資料可能來自人們關注的社會事件與新聞事件,以及網路上針對相關事件的討論,進一步理清它的發展脈絡,以及後續的社會效應等,然後利用龐大的數據做為劇集的框架。
以「無差別殺人事件」來說,關鍵詞就做了許多分類,包含事件跟人物的分類。人物分類指的是與事件相關的人物,我們馬上想到的是被害者、加害者,再延伸就會有律師、法官、社工、新聞從業人員等。從這些人物身上與網路上熱烈討論的議題,去研究人物之間的衝突,從中看見人物的觀點,發現人物的矛盾,在創作劇本時,將這些元素放在我們要建立的角色身上。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觀眾看戲劇想看的就是矛盾跟衝突,一個是受害者的媽媽,另一個是被害者的妹妹,她們如果成為了上司和下屬(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人物設定),自然會有兩個人物處於不同的立場跟矛盾,這就是戲劇最基本會好看的元素。此外,這齣劇也設計了好幾對夫婦,他們之間都有著不同的立場在拉扯,這就會形成很豐富的戲劇架構。
編劇呂蒔媛參考了這些數據,數據幫助她建立故事的架構,當然也有她自己的發揮空間,這齣劇成功的原因就是劇本較為扎實,以及立體的人物。除了大數據的社群資料分析,她們也做了扎實的田野調查,我聽說她們訪問了四十幾個人,這讓她們可以更深入地去描寫人物的性格。有一個很好的劇本,緊接著才招募製作團隊,另一個成功的原因就是很好的執行團隊。這齣劇是從十一個提案團隊中選出來一個團隊執行,再加上劇本寫得好,自然就能夠吸引到很好的演員,演員都很希望找到好角色,有機會發揮。所以一齣好的劇,要有好的劇本、好的執行團隊,還有行銷的力量,這些都很重要。
綜合來講,數據如何幫助我們呢?其中一個作用是幫我們很快地發現「衝突點」,發現社會正在熱烈討論的議題或對立的想法,衝突本身就是很好的題材,也會帶出新的思考角度。畢竟編劇是一個人,會有自己既定的模式跟想法,通過實際數據跟田調資料,她會發覺原來別人是這樣想的。另外,針對角色的行業方面,需要進一步研究他們的術語,像律師、社工、新聞從業人員是如何講話,才有辦法寫出更貼切的角色對白,這些都是大數據的有用之處。
到了行銷宣傳階段,因為議題本身就很有討論度,自然就成為有力的行銷工具。綜合起來,這齣劇在金鐘獎有十四項入圍,拿到了六個獎,包含最佳影片,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是投入許多精心設計在裡面。非常感謝公視跟資策會,他們做了很多調研跟數據分析,讓我們有那麼好的一部作品。
《通靈少女》 有了成功的第一季後,如何做續集?
接著想跟各位分享的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通靈少女》,第二季剛播完,總共做了八集,籌備到製作花了兩年的時間。簡單來說,這就是個少女成長的故事,特別的是主角小真能看到鬼,她白天是學生,晚上是宮廟裡的仙姑。《通靈少女》的第一季算是很成功,得到金鐘獎最佳迷你劇集,這種收視與口碑都很好的作品,決定拍攝續集是很理所當然的。拍第一季的時候,並沒有想過要做第二季,所以決定要拍第二季之後,我們該怎麼做呢?
先跟大家分享拍續集的考量因素,有些電視劇在前期就已經預先設計好第二季、第三季的內容,編劇已經想好那個故事的宇宙,會留下伏筆或情節給其他季度。比方說,今年年初才剛播完第八季的《冰與火之歌》,總共播了八、九年。在第七季的最後一集,史上最有魅力的兩個人Jon Snow跟 Daenerys Targaryen終於走在一起,觀眾看到他們終於上床了。但是卻發現原來他們有姑姑跟外甥的血緣關係,而且都有繼承王位的可能性,那誰會是王位繼承者呢?當觀眾看到這裡,他不可能不鎖定下一季,但是我們還要折磨一下觀眾,讓大家兩年之後才能看到。這種設計就是留下下一季的伏筆,拍攝時其實是同時拍的,用了兩批完全不同的團隊,第七季每一集一位導演,每個導演有半年時間拍一集,這種同時計畫的模式,自然會讓觀眾看完一季後追看下一季。
《通靈少女》是另外一種形式,她的故事是完整的,在第一季就已經講完了。這齣劇的結構基本上是小真跟阿樂的愛情故事,每一集會有一個問題要解決,同時女主角也有自己的問題要解決,是一個關於成長的愛情故事。而愛情故事最美麗的結局就是其中一人死去,淒美且刻骨銘心的生離死別是最完美的結局。但在這樣的情況,我們做續集該怎麼做呢?
在技術上叫做「Sequel Reboot」,續集重新發動,它有幾種方法,一般戲劇講的多半是英雄打敗壞人拯救世界,或英雄救美贏得美人歸,或男女主角幸福快樂地活下去,或是接續偵破案件擊敗壞人。而當故事已經講完,它有幾個可能性可以延伸,以《通靈少女》為例,可以把時間線往前推進或往回推進,比如往前推成為《通靈少婦》,她不是少女了,進入大學或出了社會,可以發生什麼故事?或者把時間倒回,她的故事是如何開始的,只是第一季的小真是十六歲,時間再倒退年紀太小了,所以不可行。
另外一個可能性是英雄片常用的手法,如果在第一季打敗了一個壞人,下一季就要再創造一個壞人。但是《通靈少女》裡面沒有什麼壞人,第二季我們放了溫貞菱的角色,她跟小真有亦敵亦友的關係,也就是增加一個與主角立場相反,類似反派概念的角色,創造衝突性。或者把故事放到另一個場域,比如說小真不能在原本的地方做仙姑,她要去另外一個地方,或是轉校、上大學,遇到全新的人們,這也是一種方法。某次在我的課堂上,有位同學提了一個點子,他覺得可以把《通靈少女》搬到美國,這也是一個可能性,但能不能被接受還需要多加考量。我們要考慮的是第一季成功的點是什麼,這些點一定是要留下來,你變得太多,觀眾也會接受不了。
最後一種方式是把「結局重新解讀」,例如王子公主幸福地活下去,其實沒那麼快樂,原來有第三者之類的。這就是《通靈少女2》的處理方式,第一季是生離死別,生離不一定代表死別,因此我們讓阿樂的靈魂回來,用這個方法寫出第二季的故事。有些觀眾可能會覺得怎麼會這樣寫?但我們的選擇確實有限,能做的就是上述這幾種方案。
續集還要掌握的是第一季的某些賣點,比如大家很喜歡的是小真跟阿樂的感情, 喜歡戲劇社裡的小夥伴、宮廟的配角人物,這些點應該要留下來。觀眾喜歡的東西,要盡量地保留。經歷兩年左右的時間開發第二季,需要花這麼長時間,主要是因為做第一季的時候沒有想到要做第二季,後來才決定做,所以就要特別去想。要考量的地方真的很多,比方原本的《通靈少女》是比較純真的愛情故事,如果寫成「大戰惡靈」,就會變調成另外一種類型,變成哈利波特大鬥法。如果我把她的故事場域放在新地方,小真身邊的人群也要跟著變,人物的變動比較多可能不太好,這也是我們規劃時要考量的部分。
還有要考量的是演員跟主創,要先問演員能不能再參與拍攝?幸好瑤瑤有意願再演,本來的劇本還是有放阿樂(蔡凡熙飾演),但是他有其他拍攝計畫,所以在他無法參演的情況下,我們調整了劇本,發展出「還魂」的概念,讓其他演員去演阿樂。另外還要找新鮮感跟賣點,在之前的成功基礎上再加一點預算,多了溫貞菱這個角色,另一個假通靈少女,還有另一個宮廟,彼此要有點競爭,以及新的男主角(范少勳飾演)。新的男主角不容易表演,他一方面要扮演阿樂,也要扮演自己,一個人但有兩個角色放在身體裡,算是很大的考驗,故事線也要更豐富。
以上說明這個案例,主要想分享的地方就是拍續集時的一些考量。我會建議,最好是在拍第一季時就先思考,如果有第二季、第三季可以怎麼拍。
《獵夢特工》 掌握大中華地區優勢 打造亞洲第一部科幻類型影集
《獵夢特工》目前還在後期製作中,這是我們第一次在亞洲做科幻類型的戲劇。科幻片不是我們亞洲的強項,西方國家已經有很多製作,觀眾也很喜歡這個類型,但是因為這個類型的難度比較高,特效比較多,所以在亞洲區的製作較少,難度就在這裡。簡單說明這個故事,科學家發明了可以進入人腦看到夢境的技術,因為有了這項科技,就出現壞人想用這項科技進行犯罪,從小型犯罪展開,隨著故事推進,案件越來越大。這齣劇的角色元素就是由警察跟科技人員合作,共同追兇、破案,解決背後的大陰謀。
這齣劇的卡司包含徐若瑄、王耀慶、王識賢,都是台灣本地的演員。我們在台灣拍攝,在中國大陸做特效,製片則是香港人,是一個橫跨大中華地區製作的劇集,所以以這個項目我想講的是大中華地區利用不同資源進行合製的經歷。先說明科幻片的特質,首先是「設定」(Premise)要簡單清楚,我剛才用幾句話就把故事講完,應該不會太難理解。比如說《西方極樂園》(Westworld),也是HBO製作影集,它就是以西部的環境打造一個主題樂園,裡頭有AI機器人娛樂大眾,但當這些機器人變得太聰明就開始造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題材,很容易進行溝通。因為科幻片本身已經很複雜,通常會有些似是而非的科學在裡面,所以故事題材更需要能很簡單地訴說,如果觀眾聽不懂就不會願意看。
第二點是需要「故事引擎」(Story Engine),要有一個推動的力量,讓觀眾願意繼續跟下去。在《獵夢特工》中推動的力量是破案,案件一件比一件重大。比如說那個探夢的科技,一開始是讓人能進入夢境,後來演變成是否能將記憶拿出來?或者是否能將人的腦子相連?再設計一些更大的危機,通過這些設計一直推動觀眾看下去,這個就是很重要的「故事引擎」。
另一點是你設計的宇宙(Universe),也就是為作品建立完整的世界觀。在這個小宇宙裡面的規條是什麼?這個設定很重要,在編劇腦海裡的小宇宙,比如說能探夢,那能不能將夢境世界的東西拿出來呢?進入夢境歷險後,會不會出不來呢?如果在夢境裡死了,那現實是否會被影響呢?這個宇宙的規條要很清晰地建立,劇本才能寫在既定的框架中,不然會變得亂七八糟。另外就是一些邏輯,你得告訴觀眾在這個宇宙的邏輯是怎樣的,例如從這個蟲洞可以飛到三次元世界,這些邏輯跟規條要設計得好,這是科幻片較為特殊、需要特別重視的地方。
製作這齣劇,我們的考量有哪些呢?剛開始是來自大陸的製片人給我看這個案子跟前三集的劇本,我覺得寫得非常好,他們找美國人寫劇本,因為好萊塢做了很多科幻片,確實美國編劇比較有經驗,對於科幻片的掌控會比較好。為何選擇在台灣拍攝呢?因為我們考量到台灣的創意空間比較廣,畢竟這是警匪片,中國大陸的公安會有很多限制,他們形象必須很正派,不能抽菸、不能喝酒、不能做人做的事情,去那邊拍就要避開這些。所以拍警匪片經常會選在香港或台灣,我可以拍出活生生的像人的警察。反正,香港跟台灣的警察要抽菸、喝酒都可以,只要不是中國人就可以,這也是為什麼警匪片老是在外地拍的考量。
另外一方面是台灣政府對我們很好,台灣的文化部、台北市影委會都會支持拍片,我覺得你們挺幸運的,有政府單位大力支持影視產業,拍攝預算等方面都是比較合理的狀態,選擇在這裡製作絕對是有預算的考量。後期跟特效都是在大陸做,因為大陸的資金比較多,且近幾年做了很多特效片,比如《西遊記》等大型特效電影。特效確實需要用錢堆出來,因為大陸有這個環境跟人才,所以在那邊找特效公司或團隊會比較容易。
那香港呢?我本身就是香港代表了,還有鄭保瑞導演,他拍過《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西遊記‧女兒國》、《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他掌控特效片的能力特別強,由他來擔任監製,對團隊來講是一劑強心針,而且香港導演對於商業片在各方面的掌控都比較實在。這週末鄭導打電話給我說現在後期怎樣怎樣,總之就是在告訴我發生什麼問題。我心裡想,唉,這個世界已經夠多問題,你怎麼也這麼多問題。然後他繼續講,我現在準備幫你怎樣解決,最後告訴我一句話,你的預算也不用增加,就用原來的預算來解決。你們看這是不是很好!香港導演有這種很務實的處理方法,藉由他們的經驗、人脈跟資源,可以解決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齣劇集結了兩岸三地的資源,也無法避免各個地區的一些限制。因為亞洲並沒有很多製作特效片的經驗,所以這算是HBO的一個嘗試吧!我希望多利用這種交流,可以把華語地區的行業水準提高,包括中、港、台、星、馬等主要地區。我覺得台灣的好處是拍攝的環境,還有拍攝的人才挺多的,比起大陸跟香港,在製作預算方面也不算很貴,但是你們可以服務很大的(華語)市場,因為一般拍攝都是使用中文。我覺得這是台灣的優勢之一,可以多多利用。
特效方面,科幻片永遠離不開特效,跟特效公司工作要留意的是他們可能技術好,但審美能力不一定好。這家公司可以在多少時間內幫你做好,同時還要考量他們在審美方面有沒有基礎,如果不夠你還要幫他補足。特效是很耗時間跟人力的工作,便宜不了,如果資金有限,製作的時間可能要拉長一點,如果時間很趕,就要多付一點錢,增加人手。時間、金錢、人力的評估很重要,如果你什麼都沒有,就別拍科幻片了!
這齣劇預計有一千多顆特效鏡頭,以電影來說不算多,但對電視劇來說算多了。光這幾個鏡頭就花了半年時間,目前也還在製作中。我們在拍片的過程中學習很多,因為我們不是美國電影公司,預算始終都會有限,怎麼樣把預算放在對的地方呢?如果整部片都是特效,那會很燒錢,必須要聰明一點,把特效放在重要的情節點上。因此前期的製作準備就非常重要,拍攝時如果隨便改動方向或設定,後面可能幾個月的時間就沒了,一個鏡頭就會花上很多時間修改。如果前期有充足地籌備,清楚知道所有設定,全部都想好再拍,後面會省很多事。
案例四《戒指流浪記》 掌握清晰類型 浪漫愛情喜劇的製作要訣
《戒指流浪記》也是一齣台灣劇,是浪漫喜劇類型,在台灣剛拍完,正在做後期。總共有八集,故事講的是男生準備要求婚,要送女生的戒指意外留在捷運上,然後戒指在很多人之間流轉,最後回到原來主角的手上。他的故事就是準備要求婚,但沒有戒指要怎麼辦?而女生已經期待地等他求婚,就從這裡展開,這個故事在探討的是人要不要結婚這個事情,每一集有一個故事,全劇有七波愛情故事,有老有少,挺可愛的。
它是由小說改編而來,剛開始我們聽到這個提案覺得挺好的。浪漫喜劇有什麼特質,其實大家都知道,當看到兩個人物出現在電影海報時,一定知道他們要談戀愛。因為是喜劇,你知道他們最後一定會在一起。所以基本上大家都知道,那觀眾要看的是什麼呢?那就是要設計兩個具有吸引力的人物。
人物設定很重要,通常愛情電影中兩個主角需要互補,最好兩人的個性要極端一點、分歧一點,如何解決兩個人的矛盾?可能是吵架分手,然後再走在一起,性格上有足夠的分歧,就越容易寫出精采的故事。另外,愛情喜劇都會有一個相遇的場面跟情節,通常都是很特別的相遇。要解決的問題其實都很普通,都是很生活化的問題,但可以取得觀眾共鳴,他們的身邊要放一些喜劇人物,無論是他們的朋友或是父母,來增加喜劇氣氛,最後有一個快樂結局,浪漫喜劇基本上都是這樣的模式。
喜劇跟恐怖片的特點是節奏很重要。為什麼我們會笑?因為我沒有預期到會這樣發展時,我就會笑,也就是「設計驚喜」,這是喜劇的基礎。如果拍的時候不夠好笑,剪接要怎麼把它剪到好笑就很重要。當然還要有愛跟感人的成分,這是觀眾喜歡的。此外,喜劇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性」,很容易製造出喜劇效果,我想大家都成年了很明白,浪漫喜劇有情感、也有性感。比如經典愛情喜劇片《當哈利遇上莎莉》,最高的記憶點就是女主角如何在咖啡店假裝高潮,很多人都特別記得這場戲,我們需要去設計這些場面,而且是很密集的場面,所以放進性愛的成分是可以的。
《戒指流浪記》其中一個特點是它串聯起許多不同對男女的故事,看大綱時覺得每段故事都很精彩,然後開始寫劇本,後來我們做開發的同仁跟編劇說,我們希望每段故事可以稍微串聯起來,為什麼呢?HBO是一個電影台,但我們為什麼要拍劇集?其實就是希望觀眾下週再回來持續收看。因此,如果每段故事都分開,看完就開心地結束,那就不容易扣住觀眾,觀眾不會記得再回來。所以我們要讓第一集跟第二集的人物稍微穿差,光是這個工作我們就做了半年,確實是不容易的調動,講起來很簡單,但真的要做起來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
現在片子還在剪,我給大家看其中一段戲,是一段男女相遇之後的約會戲。大家可以看到,光這個片段就彰顯了兩個主角相反的性格。男主角(宥勝飾)是精算師,他滿腦子都是邏輯,很有條理規矩的人,女生是大喇喇的開朗空姐(林予晞飾),夢想要結婚的女孩,他們各有各的可愛,也有性格上衝突的地方,是很吸引人但是有缺陷的兩個人物,最後這兩個缺陷要互補,會成為一對美好的情侶。
《夕霧花園》 從書改編電影 將文字思想進行戲劇化、動態化、場景化
《夕霧花園》是一部電影,由HBO投資,跟馬來西亞影視公司Astro合製的劇情長片,是金馬影展的閉幕電影,很幸運地在金馬獎獲得了九項提名,也是我們現在很期待的一部片。
這部片大概五年前就已經開始籌備,劇本開發需要很多時間,五年、十年都是很普通的事情。故事講的是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馬來西亞華裔女孩,她的妹妹是日軍的慰安婦,由李心潔主演的姊姊在戰後認識一位日本園藝師,她請他設計一個花園懷念妹妹,結果他們墜入情網。日本人是她的敵人,但是她卻愛上了對方,這是橫跨1940到1980年代的史詩故事。
我想分享的是如何從小說到劇本、到電影的歷程,我們如何改編這個故事?這是一個很好的IP,有一本很暢銷的小說,但是從書到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原著小說有好幾百頁,我剛到HBO時,我看了第一稿劇本,我睡了四次才看完。我跟老闆說我們可不可以不做?他說不行,因為這是跟馬來西亞很重要的公司Astro的合作案。
由一位英國編劇將小說改成劇本,為什麼那麼難呢?幾百頁的小說有很多細節,人物很豐富,橫跨的時空很長,從日本侵略馬來西亞,到共產黨的時代,中間有很多層次要濃縮成劇本是不太容易的。一開始讀劇本時,我看到一半還以為這是一部諜戰片,看到後面才發現這是一部愛情片。剛開始連類型都沒有把握好,清晰的類型對電影是非常的重要,如果劇本裡有愛情、諜戰、武打又驚悚,你就不知道它到底要講什麼了。
我建議從事創作的人,可以去參加電影市場展,觀察別人是如何賣片的。我在天映電影的工作就是到國際市場展賣片,那時有五、六百部的邵氏電影,所以我必須根據片子的類型進行分類,有愛情、功夫等等,買賣電影是很商業的行為,對方沒有太多時間理解你的細節與想法,因此類型就很重要,需要很清楚地讓對方知道這是哪種類型的電影,所以類型一定要清晰!
《夕霧花園》的劇本一開始沒做好的地方是,它講了很多悲傷的戰爭故事,我一直以為它在解決戰爭中的祕密。後來重寫時,我們把它的類型定位得更清楚,早一點讓男女主角相遇。另外還有一個要解決的問題,小說會寫很多人的思想,但是在戲劇裡面,必須將思想進行戲劇化或動態化,讓它變成戲跟場景。如果要描繪人物的性格,要用行為、語言或劇情去表達她的思想,這也是小說改編劇本的關鍵。舉例來說,《滾蛋吧!腫瘤君》的小說其實根本沒有故事,完全是關於一個小女孩的思想跟發夢,所以電影公司買了這本書的版權,其實沒有買到什麼故事,只是買了這個名字,裡面的故事都是另外編出來的。
另外一部片《撒嬌的女人最好命》,我之前在超市看到這本書,光排隊就把它看了一半,它是一個教女人撒嬌的秘笈,根本沒有情節,但是彭浩翔改編成劇本時,他就把這些秘笈放在人物身上,變成了故事情節。其實很多書買回來,不一定代表你買的就是那個故事,把思想性格進行戲劇化、動態化、場景化才是關鍵。很多大公司不懂劇本,只是有很多錢,很多時候買一堆IP,其實從書到劇本,可能要一兩年的時間,從劇本到拍出來可能也需要兩年,它真的沒有想像得那麼簡單,並不是有本書就有個電影了!
這部片還有語言的考量,女主角李心潔講中文,男主角阿部寬講日文,原著是英文,這個電影要用什麼語言呢?這其實是商業的考量,這部片是給西方看的?還是給亞洲看的?有些演員能講多種語言,但不代表就能用非母語進行表演。有時候他們必須很努力記台詞,那表演就只有六十或七十分。演員畢竟是不同國籍,我們決定他們都要說英文,但他們各自在家就用自己的語言比較自然,比如兩個華人在家還用英文對話,我們會覺得很怪。所以,語言的考量是很重要的,我們都會先討論好要用什麼語言來拍,劇本是用英文寫的,主要是方便閱讀而已,主角實際用的語言是很重要的。
《點食成金》 多國合製選集 電影水準的影集製作
《點食成金》是HBO正在熱播的影集,總共有八集,每一集是一個導演,總共是八個國家、八個導演,以「美食」做為題材來講故事,都是跟情感有關的故事。這算是一個「選集」,各集之間是沒有關聯的。我剛說過戲劇的目的是要讓觀眾回來持續收看,那選集要如何操作呢?首先,我得保證八集的品質都差不多,如果其中一集比較弱,可能觀眾下一週就不會回來了。因此,選導演很重要,劇本的水準也要差不多。
為什麼選擇做選集呢?我剛進HBO時就做了《亞洲怪談》,由六個國家、六個導演講各地的鬼故事。我選擇做鬼片是因為我希望做亞洲人的強項,我覺得鬼片是我們的強項,這種類型很受外國人歡迎,較為容易推廣到世界各國,但是鬼片的觀眾族群比較窄,不喜歡這種類型的觀眾永遠都不會看,但喜歡的人會很踴躍地去找來看。
所以這次我選了亞洲人的另一個強項,就是「美食」,無論劇情如何,觀眾看到美食就會被吸引,而且美食的觀眾族群比較廣。選集有幾個好處,當地的行銷宣傳會比較容易,當八個國家同時播映時,各地的觀眾會支持自己國家的導演,在當地關注度會比較高。同時,觀眾會好奇其他國家拍得如何,產生某種民族的競爭,因此其他國家拍攝的作品也會想看。
此外,同時跟八個導演合作的好處是可以把電影的標準放在電視上,本地的電視劇因為資源有限,在製作團隊、美感等各方面都是電視劇的水準,我們找的是電影導演,基本上是做八部電影,電影的水準就比較好。要注意的是這些導演很多都已經是得獎的導演,所以在一個命題之下,我們要給團隊足夠的創作空間,要發展哪種類型都可以,但在後期的製作.要有統一的標準。後期我們都選擇在新加坡製作,所以聲音與混音都會有個準則。
《影匿人生》 取材真人實事的社會寫實影集
最後跟大家分享的是最近在新加坡拍攝的六集劇集《影匿人生》,這是一個發生在新加坡底層社區的故事,每集會關注社區中的一位人物,包括養育自閉症兒子的母親、計程車司機、性工作者、做臨時工的勞工,都是需要奮鬥的小人物,是一個取材自社會現實的影集,非常感人且精彩。
今天特別帶來一個彩蛋,這齣劇的導演呂吉元也在現場,我會請他來跟大家分享這齣劇的幕後,尤其在選角跟調研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導演之前參與過HBO Asia的劇集《Grisse》,寫了三集、導了一集,當時我們發現了他的才華,希望可以再度合作,然後他向我們提了《影匿人生》這個案子,我覺得非常好就展開了合作,現在就請他來跟大家分享!
呂吉元:
《影匿人生》是六個單集的迷你劇,我想以電影的規格來製作它。故事講述住在新加坡政府組屋區內,被忽視的人物的故事,每集都是對一個人物的探討,把平凡人的不平凡一面展現給大家看。我想把新加坡非繁華的一面展現給國際觀眾,新加坡是一個大熔爐,有很多不同種族、語言、方言,這會產生很多有趣的角色跟精彩的故事,我想在這齣劇中展現出這一面。
這個系列的故事都很寫實,我們做了很多調研,每一集都有一位顧問。比如第一集我們的課題是自閉症,就有真正的自閉症老師每天教演員進行表演,這是比較特別的地方。我們所講的故事,都是基於真實的人物故事去發展,因此我們必須負起責任。有一個故事講的是三個女人在新加坡進行非法性交易,我們試著站在她的立場,講她們的故事。還有建築工人跟外籍女傭的愛情故事,不只是新加坡人,也有其他國家的人物,因此會出現多國的語言,唯一把他們串聯在一起的,就是故事都發生在這個組屋區裡面。
在選角方面,我們跟HBO有很密切的合作,因為飾演自閉症的演員非常難找,所以我們得擴大尋索範圍,在馬來西亞、台灣等地尋找演員,我們拿到台灣演員潘綱大的試鏡帶,覺得他的表演非常激烈且投入,讓我們很驚訝,雖然自閉症的部分尚未完全掌握,但是我們看到他的潛能,就選了他作為主角。
做好提案的關鍵六項秘訣
分享了七個不同項目的特點後,最後想跟大家談談怎麼提案。如果你們有很好的故事,找到潛在投資方要如何進行提案呢?第一個最重要的關鍵是需要很純熟、精簡地把故事重點講出來,這叫做Elevator Pitch。如果今天好運降臨,你在電梯裡遇到一個可能會投資你的人,你得在這個短短的電梯時間裡,把你的故事講好。
你會需要不同長度的版本,如果人家給你十五分鐘,你也許有機會可以講得很清楚,但你也需要用三句話就把故事講出來,當然故事有時候很複雜,沒辦法用三句話講清楚,那你要用其他方式抓住別人的注意力,比如說「我的故事是斷背山加鐵達尼號!」讓對方可以很快地想像這是什麼故事,如果他有興趣,就有機會慢慢將故事講出來。
很多人來跟我說故事會長篇大論,但我對細節跟情節點並沒有那麼大的興趣,你要告訴我「賣點」是什麼,你用什麼抓住我的注意力,我將來就用這個抓住觀眾。現在觀眾的注意力很短暫,只有時間看海報跟兩、三句話,就決定他看或不看,所以你需要把故事濃縮成一個很短的話,如果這一句能吸引別人,你起碼成功了一半。
第二,瞭解你的觀眾。就像今天開場時,我先瞭解你們的來歷,這讓我可以知道該如何跟大家溝通。如果你提案的對象是HBO,你就要先瞭解我要的是什麼?瞭解你的觀眾,在有限的時間裡,向對方說該說的話。
第三,類型清晰。前面我就一直強調要有清晰的類型,提案時你要先講這是一個哪種類型的作品,再開始講你的故事。類型不清晰,談什麼情節都沒有用,最重要的是你要告訴對方這是科幻片、武打片,還是懸疑推理片?一定要明確,再進去故事裡面。
第四,把握情感共鳴點。這個故事是用哪種情感來抓住觀眾?特別是跨國製作的作品,很多人問我怎麼選跨國題材?其實故事多特殊都可以,每個人都有故事,地理環境或人物處境都可以很特別,但要跟觀眾連結必須要透過人的「情感」,可能是親情、愛情,或報復、忌妒之情,必須抓住情感面的共鳴,並傳達出去。
第五,提案時不要拿著稿子照唸,要練習看對方的眼睛把故事講出來,關注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覺得悶,你要給他一點笑料,一邊講,一邊觀察觀眾的反應。
最後就是多練習。提案就像相親,多見幾次會越來越好。有些新導演來跟我提案,可能第一次不太順,我會告訴他沒關係,當作是一次練習,你下次去另一個老闆面前會講得更好。講得越多次,你的故事會越講越好,要練習講不同的長度,用不同方法,抓住大家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