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金馬影展 │夢的召喚,踏上自己的生命旅程:《香巴拉》導演、美術造型專訪
|
2024-11-23 |
文/黃瀚生
編輯/謝佳錦
攝影/康志豪
繼首部長片《尋找奇雞》(The Black Hen,2015)在威尼斯影展獲獎後, 經過九年籌備,導演敏巴哈杜爾巴姆(Min Bahadur BHAM)的新作《香巴拉》(Shambhala),成為首次入選柏林影展主競賽的尼泊爾電影,並將再度代表尼泊爾角逐奧斯卡國際影片。本片同時入圍今年金馬影展最佳攝影與造型設計。
故事講述尼泊爾喜馬拉雅山區一妻多夫的獨特地方傳統,女主角佩瑪嫁入三兄弟之家並懷有身孕,卻因村內不實謠言成了眾矢之的,決定踏上旅程找回出走的丈夫。「香巴拉」意指「純淨的夢土」,這趟翻山越嶺的遠行,最終亦是主角尋找生命意義的精神之旅。
靈感・選角・美術
最初的靈感來自兒時的夢。12歲時,導演開始跟著父親冥想。爾後,很長一段時間,他反覆作著同一個關於前世的夢。導演說:「夢裡我是名小和尚,生活的寺院和村莊的景色,全都歷歷在目。」直到2016年,導演親自走訪這個夢中的村落,驚訝於眼前人事物,與他的夢高度相似,便決定動筆寫下這個自我探索的故事。
劇本撰寫費時數年,草稿多達50版。導演除了在學時研讀佛教哲學,也多次造訪、居住片中刻畫的高山聚落,長期與村民相處,進而真正理解當地人的文化、生活方式,還有使用的藏語。劇本中涉及佛教精神的內容,也找來認識的仁波切協助翻譯。
本片除教師跟大哥札西的角色,皆由來自當地或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的非職業演員擔任。女主角的選角花了超過五年時間,劇組也在台灣、巴黎、美國等地的藏族社群尋覓人選,最後在尼泊爾遇見飾演堅毅主角佩瑪的Thinley Lhamo,開拍前,為她進行騎馬、織衣等訓練。導演表示:「她的眼眸和臉龐讓人印象深刻。」
問及如何構思片中家屋與佛寺的場景,年僅二十初頭即入圍金馬獎的美術造型師Ramlal KHADKA表示,由於較現代的房屋表面過於「閃亮」,尤其是屋頂的部分,因此美術團隊運用當地取得的布料,遮蓋會反光的塑膠材質。屋內的美術佈置,諸如雕刻等物件,則從古老寺院或舊照片獲得設計靈感。
拍攝內景時,通常只使用低限的燈光,家屋內的光源主要是柴火,並需要從走路兩、三天才能抵達的鄰村帶來木材。至於仁波切的寺廟,為了提升製作質感,當地的製片經理貢獻出家中的「唐卡」佛畫。實際拍攝時,也額外用上了酥油燈增加光源。
台灣淵源・長鏡頭風格
《香巴拉》由八國合製,剪輯與聲音後期很早就確定要在台灣進行,理由除了導演現居的加德滿都缺乏設備合宜的聲音工作室,也是因多年前在金馬創投跟杜篤之(杜哥)和廖慶松(廖桑)建立的緣分。導演興奮道:「我看過許多杜哥和廖桑參與的香港、台灣電影,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2046》,候孝賢的《最好的時光》,早就透過作品認識他們。」
創投期間,廖桑迅速答應加入,杜哥也在一頓飯席的談話中,給予導演錄音建議,諸如現場收音品質的重要性,尤其本片拍攝位於4000公尺以上超高海拔高山,若沒有乾淨的聲音檔案,杜哥表示他後製也無力回天。
在經過困難重重的拍攝後,導演帶著初剪版本,來台進行四個月的後製。導演認為,廖桑不只擅長剪輯,「他也是很好的電影人,廖桑的立場從不強硬,總是樂於提問與聆聽」。兩人「冥想般的工作模式」,為電影帶來很多正能量。
然而,後期工作時,由於團隊橫跨四個不同時區,導演表示過程有時也滿緊繃,他特別激賞日夜操勞的調光師洪文凱(阿凱),本片色調也部分啟發自阿凱曾參與製作的《刺客聶隱娘》。片頭由藝術家Pasang Dolpo繪製的「唐卡」畫作,其顏色也反覆跟阿凱斟酌好多輪,以確保全片色調渾然一體,導演説:「我們在製作DCP前一天才最終定案!」
最後談及跟哈薩克攝影師Aziz Zhambakiyev再度合作,導演直言他們都偏好「靜止、長鏡頭」,認為本片幾乎是一場一鏡的設計,更能反映當地居民「真實的生活節奏」。「長鏡頭不會打斷演員的情緒,比起營造戲劇張力,我更希望創造悠緩、冥想般的的氣氛」,正因如此,才創造出本片悠然邀請觀眾共入「純淨的夢土」的影像魅力。